《易经》64卦代表了宇宙人生的64种情境,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,应该如何调整和应对,可谓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钥匙。64卦,卦卦有深意,64句精髓箴言,64重人生境界,助您人生美满成功!
乾卦第一:
人生是阶段性的合理调整。
坤卦第二:
内在美的具体表现,在谨守本分,密切配合、包容成全。
屯卦第三:
创业之初,要先把基础稳固扎实,再慢慢寻求发展。
蒙卦第四:
学习要春瞎靠自己,主动学习才会进步,别人只能适度启发。
需卦第五:
一切需要的满足都要有个过程,做任何事情都要等待、忍耐一段时间。
讼卦第六:
很多时候,吃亏就是赚便宜。
师卦第七:
所有的竞争,要顾虑到每一个人的尊严,将心比心,才可能得到好的结果。
比卦第八:
与人亲比,要像地上的水那样,有原则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。
小畜第九:
关于储蓄,有一句话要记住:当用不省,当省不用。
履卦第十:
人生的旅途充满了危险,我们一定要知礼而立,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言、非礼勿动。
泰卦十一:
天下太平是天下人共同的责任,但是君子的责任尤为重大。
否卦十二:
在行不通的时候,最好装蒜,最好装傻,最好装愚笨,聪明不一定要外露。
同人十三:
人一出生,就不平等,我们只能用后天的人为的道德修养来尽量让大家相对平等。
大有十四:
一个人富而有礼,富而能仁,才能福慧双全。
谦卦十五:
退一步海阔天空,凡事不要过于斤斤计较。
豫卦十六:
居安思危,乐得合适,乐得合理,乐得合时,才能减少后遗症。
随卦十七:
做人时时记住三点:第一,从善如流;第二,随缘不变;第三,随时调整。
蛊卦十八:
无事不惹事,有事不怕事。
临卦十九:
遇到问题,恭恭敬敬,不逃避,也不草率,认真负责,自然能够化解。
观卦二十:
任何事情都要先看清楚,再发表意见。
噬嗑二一:
今天的恶果是以前的行为造成的,所以要时刻反思,力争使每一处都很圆通。
贲卦二二:
一切人文修饰的实质都是提高人的品德修养,所以一切人为的文饰,都应该恰如其分。
剥卦二三:
见微就要知著,但光知道还不够,还要未雨绸缪。
复卦二四:
人要随着四季的变化,及时调整自己禅扒的身体,才会保健,才会长寿。
无妄二五:
做事要凭良心,一切只问应该不应该,而不是随自己的心意喜欢不喜欢。
大畜二六:
不管从事哪行哪业,都要保持正当性,适可而止,这样才能够长保富贵。
颐卦二七:
在饮食的时候要注意修炼功德,一方面要懂得节约,另一方面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大过二八:
一个人要做非常之事,要有非常的胆量,必要的时候,要懂得只有放弃一些东西,才能得到另一些东西。
坎卦二九:
人的一生,要学习如何与险难共同生存,这样就会因为了解而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。
离卦三十:
越有知识,地位越高,越要谦虚,越要看重知识,越不能滥用知识。
咸卦三一:
心的感应最为重要,扒袭空以真诚的感情想通,自然能够和谐、圆满。
恒卦三二:
夫妻之间一定要坚定一起走下去的信念,并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合理调整,使婚姻恒久。
遁卦三三:
人有进有退,这是常态。人生是长期的竞赛,不是百米比赛,何必计较一时。
大壮三四:
越是实力强大的人,越应该保持正直,非礼弗履,这样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远景。
晋卦三五:
做事情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,唯一的方法就是光明磊落,问心无愧。
明夷三六:
以隐藏的方式来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,而不是把所有的聪明都外露出来,才是高明的。
家人三七:
治家宁可稍微严一点,也不可过宽,因为由严入松容易,而由松入严却很难。
睽卦三八:
一家人若是出现裂隙,要用最大的包容之心来处理,想办法赶紧把它重新聚合起来。
蹇卦三九:
人生就是艰难险阻的历程,于不通处求通,在险难的情况下化险为夷,人生才能丰富。
解卦四十:
要想帮助别人解决难题,必须先把自己的困惑和难题解决掉,否则就很难顺利地完成任务。
损卦四一:
大凡事物要获益,必须要在某些方面舍得才行。
益卦四二:
益,不是损人,而是自损的结果。损人是不利己的,必须要自损,才会益。
夬卦四三:
越是大事,越是急事,越要缓办。
姤卦四四:
与男人交往时,女人必须掌握分寸,切忌轻浮,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。
萃卦四五:
聚集人才是很重要的,而更重要的是让聚集起来的人才志同道合。
升卦四六:
如果一个人要求自己的品德不断提升,这样的升就是没有止境的。
困卦四七:
所谓脱困之道,就是八个字:当行则行,当止则止。行得通就行,行不通就停止。
井卦四八:
人人都要修德以待用。
革卦四九:
新的可以取代旧的,但是新的一定要保证比旧的更好。
鼎卦五十:
真正的人才要扶植;半瓶水响叮当的人,要谨慎对待,甚至还要适当加以防范。
震卦五一:
人,只有平常谨言慎行,好好修行,有足够的福气,到大灾难的时候才可能糊里糊涂逃过一劫。
艮卦五二:
修行,要先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。若能抑制得住起心动念,让它由偏而正,那就了不起。
渐卦五三:
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求快,最好按部就班,循序渐进,而且保持心思端正,态度良好。
归妹五四:
在做决策之前,一定要事先考虑可能发生的种种弊端,再决定要不要这样做。
丰卦五五:
越是处于丰盛的局面,越是不能被利益诱惑,越要坚持原则、脚踏实地。
旅卦五六:
一个人最要紧的,就是最后能够死得心安理得。
巽卦五七:
人要学会权宜应变,当不得不顺的时候,就要顺;当不顺会牺牲的时候,绝对保命要紧。
兑卦五八:
处事可以随和,但是内心的操守必须坚持。
涣卦五九:
人心涣散,天下必乱;人心团结,天下必治。
节卦六十:
人活着要讲气节,气节是一个人的尊严。
中孚六一:
诚信需要发自内心,内诚于心才能外信于人。
小过六二:
在某种原则之下,某些小事情稍稍有一点过分是好的,因为常常是矫枉过正,才能得其正。
既济六三:
事情完成之后,一定要居安思危,适时调整,才不致产生“初吉终乱”的后果。
未济六四:
我们只能尽人事,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要听天命。
上文我们说到过《师》卦,是武王携族人在孟津观兵,此时武王还未封太子,在牧野之战中才自诩太子册神发,孟津观兵,真的是一场无聊的观兵吗?或许不是,个人根据《比》卦猜测实为军事实力的对比。
比:吉。原筮,元永贞,无咎。不宁方来。后夫凶。(卦辞)
《周礼.春官.筮人》里说:“凡国家大事,先筮而后卜”,此处的“原”字本人猜测应该属于“原国(今济源)懂筮术之人”,这就好比甲骨文中“某鼎(贞)”,如果按照原的本意“源”或者“根本”、“草原”等等解释不通,按照甲骨文中人名(某国人)+鼎,表示占卜之意,就可以很好解释这句话了,后面的“元永贞”类似于“元亨利贞”,表示吉利的一种。
不宁方来,后夫凶如何解释?我会从甲骨文消姿州字义以及《诗经》《易经》中找寻答案
宁字甲骨文看下图,造字本义:动词,将玉贝等贵重珍宝储藏在精致的宝匣抽屉里
我们在根据诗经用法:
宁适不来。——《诗 • 小雅 • 伐木》 表示愿望,甘愿
子宁不来。——《诗 • 郑风 • 子衿》 又表示难道的意思
归宁乃邦。——《仪礼 • 觐礼》 表示富足安宁
所以此处的不宁就比较好解释,内心不安宁,后面“方来”就是指方国的到来(异姓诸侯,外姓)
后夫凶,很多易经把后当作先后解,翻译成:后到的人就凶险,整个卦辞被解释的很生硬,我们看看甲骨文后,文言版《说文解字》:后,继体君也。象人之形。施令以告四方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非敢後也,马不进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长见》:“知古则可知後。”《仪礼·有司後》:“兄弟之後生者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收气乃後。”等等,这里的“後”,是前后的後,与我们刚才说的“后”在古代不是一回事,风马牛不相及。
所以此“后”非彼“後”,“后”在周朝以前,都是帝王的称号,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后羿、夏后启、后稷等等,所以后是行使号令之人。
夫字如何解读呢?
1.表示丈夫 《小畜》九三爻:舆说辐,夫妻反目
2.贩夫。《周礼·地官》:夕时而市,贩夫贩妇为主。白乐天诗:楼暗攒倡妇,堤喧嗾贩夫。
3.执御行役曰仆夫。《诗·小雅》:召彼仆夫,谓之载矣。
我们看组词的构造,后+夫,《周礼》和《诗经》对应职业+夫(男性),此处的夫应该是指成年男性而不能作丈夫解,也就是发号施令(后)的这个男性(夫)凶险(凶),这样我们就可以很通顺的拿蔽理解卦辞了:
比卦:吉,原(卜筮之人名)筮,开始占卜显示没有过错,等到方国到来内心不能安宁,发号施令的这个人却有凶险(此时的武王未称王,所以在措辞上用后,后人追谥,武王孟津观兵隐藏凶险)
接着我们了解下“ 比” 字
《周礼·夏官》:形方氏使小国事大国,大国比小国——亲附
《周礼·地官》: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。五比为闾,使之相受——临近
《诗·大雅》:比于文王,其德靡悔。——及、至
《周礼·地官》:小司徒掌九比之数,乃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,及三年,则大比——核查统计户口财产的法令。——比+法,法律
很多人在解释《比》卦上习惯用亲附讲,但是上六爻的:比之无首,凶。我们在《乾》卦用九知道:见群龙无首,吉。所以无首表示没有首领,如果此处的比之无首用亲附讲是解释不通的,比字个人猜测应该作 比较 论。
我们接下来看爻辞如何解读就知道了
初六:有孚比之,无咎。有孚盈缶,终来有它,吉。
翻译:得到了俘虏(商贵族逃亡到周),和(纣王)相比较,无过错。得到了俘虏,就像从缶器中满出来一样,最后有意外的事情发生,吉
六二:比之自内,贞吉。
翻译:自己内部比较(实力),占卜吉利——此处如果按照亲附意义理解,很生硬,亲附内部人员为何还要占卜呢?
六三:比之匪人。
翻译:和外族人比较(抵达孟津方国)——《 诗经·小雅·四月 》“ 先祖匪人 , 胡宁忍予? ”此处的“匪人”指的外族之人
六四:外比之,贞吉。
翻译:和外部势力比较(纣及其方国),我们吉利
九五:显比,王用三驱,失前禽,邑人不诫,吉。
翻译:为了彰显我王德性(和纣王比),王采用三驱之制,放走前面禽兽,(纣)邑人不警戒,吉利
何为三驱之制,本人采用三个观点(甲骨学者分析):
第一,以郭沫若、陈梦家等人说法,三驱属于游逸、盘乐。郭通过甲骨文分析: 征伐与畋游之事多不可分,多余行师之次从事畋猎或盘游。 例如《周书▪无逸》记载: 自时厥后立王,生则逸,生则逸,不知稼穑之艰难,不闻小人之劳,惟耽乐之从 。反观周国 文王不敢盘于游田,以庶邦惟正之供。文王受命惟中身,厥享国五十年。
第二种观点认为三驱属于纯军事性质,以李学勤先生为代表,他认为商人狩猎,有的和周代田蒐相同,有军事演习的性质。董作宾认为殷代士兵的教练,主要的方法就是打猎,把野兽作为假想敌,采用弓矢戈矛,车马将士,合围抓捕狩猎
第三种就是合上面两种,既有游猎,捕到猎物祭祀先祖,也有军事目的
孔颖达《正义》曰:“禽逆来向己者,则舍之而不害;禽顺去背己而走者,则射而取之,是失前禽也。”上古田猎具有很强的政治、军事意义,并与祭祀紧密相关。射杀迎面而来的猎物,破其面也,为不义之举。射杀背向的猎物,也有讲究,分为上射(杀)、中射(杀)和下射(杀)。上射所获用于祭祀;中射所获用于飨宾;下射所获则用于“充君之疱。”
综述以上,三驱属于畋猎一种性质,单不是单纯的打猎,而是带有某种军事目的的行为,《左传-成公十三年》:“ 国之大事, 在祀 与 戎 ” 。军事目的,同时需要告慰祖先,这属于礼,
上六:比之无首,凶
翻译:(虽然时机比较成熟)但是没有领头人,依然凶险啊
综上,我们可以看到《比》卦,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演习,是姜尚和武王对比综合实力以后分析目前讨伐实力不允许(无首,没有人主导,打仗毫无章法,必输),再者《师》卦中有小人,所以本次战役是没有把握可以取胜。而三驱之制是武王学习殷商成汤之礼彰显自己德行,既告慰祖先,又是对纣王的警示(《史记》:汤出,见野张网四面,祝曰:“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。”汤曰:“嘻,尽之矣!”乃去其三面,祝曰:“诸侯闻之,曰:“汤德至矣,及禽兽。”——网开一面,顺我者活,悖逆我者射)——这个军事演习唯一刺探到的就是“邑(衣通“殷”)人不戒”,为牧野之战做了充足的准备
全站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