较早的翻译是book
of
changes,但是后来外国人也发现,易经的“易”不是只讲变化(changes),还阐述变化的事物背后不变的规律(unchanges)。用我们的话说,叫做“易有三义:简易、变易、不易”,用简单的符号描述变化的事物背后不变的规律
因此英语后来就直译为I
Ching
后代派别不同,所持的观点就不同,认识角度就不同,这样,格持己见,就产生了分歧,自然,就产生了派别。象数派,易理派,当然也有中立派,象数派重视占卜和应用,易理派重视文本的分析和义理的阐述,中立派则认为象数和易理都不能偏费。这样他们在翻译《易经》中,由于侧重点的不同,看法就会不同。汉代易学就解易而言,可以归结为三种,以孟喜,京房为主的官方易学,采用奇偶之数和八卦的象征意义,来解说《易经》的经传文。以费直,高相为代表的,则抛弃了卦气说和阴阳灾变的思想。以黄老之学来解释《周易》,这一派讲求阴阳变易之说。到了宋,明时代,易学之中的象数学派又拆分为,数学派,象学派,易象学派。易理学派又分为理学派,心学派,和气学派。这样他们在翻译《易经》中,由于侧重点的不同,看法就会不同。当然解释就会不同。
正如《易经.系辞传》所说,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。每位翻译易经的工作者都是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去解释的,基于思维方式和人事经历的不同,形成了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。种种版本的解释,作者都认为自己的最符合原著的意思,然而恰恰是哪一本都不是权威的。易经的话语都是极其精短的,言简意赅,因为精短才能够包含无穷尽的意思,所以后来的翻译者解释的越清楚解释的就越不全面,即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“言有尽,而意无穷”形容易经最合适不过了。
年代久远,内容丢失。我们现在看到的《易经》的内容远不止这么多,肯定多的多,由于时间的跨度,历经战火,特别是秦始皇焚书,损失巨大,存世极少。另外,古人的记载,多在骨甲,石碑,竹简刻些,难以保存,也要丢失。这样缺章断句,难免会使后人理解上的误差。
在不同的年代,有不同的信仰,所以,译者会带有不同的政治色彩去理解《易经》,不是看法带有有色眼镜,就是加入为一类人服务的倾向,受此影响,释义的版本有所出入的。
全站搜索